新闻
你的位置:日常随笔集 > 新闻 > 胃底腺型腺癌/泌酸腺腺瘤病分解诊及内镜特色
胃底腺型腺癌/泌酸腺腺瘤病分解诊及内镜特色

发布日期:2024-12-08 13:23    点击次数:174

胃底腺型腺癌/泌酸腺腺瘤病分解诊及内镜特色

胃底腺型腺癌 (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gland type) 是具有胃底腺分化特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5thWHO:胃底腺型腺癌由泌酸腺腺瘤进展而来,泌酸腺腺瘤(oxyutic gland adenoma,OGA)是一种伴有主细胞或/和壁细胞分化的良性上皮性肿瘤,具有黏膜基层侵扰的潜能,一朝发生黏膜下侵扰则称其为GA-FG。

会诊称号及备注

在2019年出书的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保留了泌酸腺腺瘤(oxyntic gland adenoma)及胃底腺型腺癌这两种会诊,书中建议从泌酸腺腺瘤到胃底腺型腺癌存在一个形态学上的衔接性,关联词对于泌酸腺腺瘤是否应该被视为胃底腺型腺癌的黏膜内因素的究诘正在进行中;要是泌酸腺腺瘤浸润至黏膜基层时,应该会诊胃底腺型腺癌;关联词书中还提到,在胃底腺型腺癌中60%出现了黏膜基层的浸润。

建议当肿瘤竣工切除后出现黏膜基层浸润时,会诊胃底腺型腺癌;若肿瘤竣工切除后未出现黏膜基层浸润时,会诊为泌酸腺肿瘤(备注:此类肿瘤较为出奇,会诊上有不合,部分参考书定名为胃底腺型腺癌,部分参考书定名为泌酸腺腺瘤;总体此病预后较好,属于低度恶性或恶性潜能不定的肿瘤,肿瘤竣工切除后随访即可,现在无复发及周折报谈);

若因活检组织较少无法评判黏膜基层是否浸润时,建议会诊为泌酸腺肿瘤(备注:此类肿瘤较为出奇,会诊上有不合,部分参考书定名为胃底腺型腺癌,部分参考书定名为泌酸腺腺瘤;建议局部确保竣工切除后随访即可)。

病因与发病机制

可能与质子泵扼制剂使用导致的胃酸变化、胃底腺黏膜急性毁伤导致

主细胞向黏液细胞分化磋商;大部分不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可能与WNT-β catenin信号通路、ERK1/2 MAPK通路的激活和GNAS突变联系;

甲基化、信号通路中APC、SFRP1和AXIN2等基因的突变、发生HTGNASK突变均可介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线径的激活;

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联系卵白在GA-FG中的抒发水平低于深广胃底腺黏膜,联系卵白抒发水平的下调可能会扼制深广壁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的增殖,导致胃底腺不澈底分化和GA-FG的发生。

内镜特征

多位于胃的上1/3,病灶较小,多半长径<1cm。

凭证早期胃癌内镜分型:0-Ⅱa型(浅表杰出型)、0-Ⅱb型(平坦型)、0-Ⅱc型(浅表凹下型),分别占60%、25%和15%。

内镜特征:黏膜下肿瘤样杰出(60%)、白色或褪颜色(70%)、延长血管呈分支状(50%)和布景黏膜无萎缩性变化(90%)。

窄带光成像(narrow band imaqing,NBI)增强了黏膜血管的可视性,可发现GA-FG中微血管的异质性,可明确不雅察到GA-FG名义延长和分支血管的存在。

VS 分型系统包括三个方向:

(1)分界线(DL),即肿瘤与周围黏膜的规模;

(2)微名义结构(MSP),即肿瘤名义的微结构模式(如边际隐窝上皮);

(3)微血管结构(MVP),即肿瘤名义的血管构筑模式(如上皮下毛细血管)。

GA-FG缺少典型的早期胃癌 NBI特征、有以下特征:

(1)病灶与周围黏膜之间无了了的规模;

(2)隐窝启齿增大,间距增宽;

(3)名义可见分支的延长血管,缺少不端正的异形血管。

其他:

使用联动成像和蓝光成像系统的放大内镜,不错增强病灶与周围黏膜的对比度,使名义延长血管更为显著不雅察到相对端正的MSP,以及血管滋长呈现延长的口径和分支结构。

超声内镜下表现为局灶黏膜层增厚、偏低回声、累及黏膜基层等特色。

从容:

内镜要是发现胃底腺区域0~Ⅱa或0~Ⅱb型病灶,周围黏膜无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应高度警惕胃底腺肿瘤,并给与窄带成像技巧放大不雅察病变的规模、微血管及隐窝结构等。

临床应严慎取材并明确病变规模,为下一步诊治作念准备。

病理分型

凭证泌酸腺体的分化特征:

GA-FG 可分为以下3类:

主细胞为主型(约占报谈病例的99%)

壁细胞为主型

夹杂型

免疫组化抒发:

颈部黏液细胞抒发胃卵白酶原1(pepsinogen-1,PG-1)和黏卵白6(MUC-6)

主细胞抒发PG-1、RUNX3、Muc-6

壁细胞抒发H/K+ATPase、PDGFRA-a

深广胃底腺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部黏液细胞内分泌细胞、未分化细胞构成,颈部黏液细胞被合计是主细胞的前体细胞。

胃腺癌比向主细胞分化的胃腺癌具有更高的恶性进程

病理组织学特征

发源于固有层黏膜深层,名义黏膜上皮能够深广

病变区域与附进深广胃体腺有较显著分界

多伴黏膜下浸润,浸润深度一般为80~1230 μm(平均620μm),低度恶性

无显著淋巴和血管浸润

大部分名义隐藏无异型的胃小凹上皮;

固有层深部深广的胃底腺被不端正分支、扩增或交融的腺体代替,偶然会变成一些特殊的腺体结构,如吻合样腺、簇状腺、延长腺、筛状腺、无穷腺,具有或不具有明确管腔的实体腺,以及具有多层细胞的复杂腺等;

肿瘤细胞雷同于胃底腺细胞,呈现出以主细胞为主、壁细胞为主或是两者夹杂存在的模式;

主细胞呈柱状,细胞质略嗜碱性,细胞核位于基底部,核轻度增大,可见小核仁;

壁细胞呈卵形或三角形,具有嗜酸性的细颗粒细胞质,细胞核位于中央;

壁细胞多见于肿瘤的名义或周围;

核分裂像生僻,Ki67低(< 5%)。

肿瘤间质不错深广,或呈水肿、粘液样调动或伴结缔组织增生,即使在粘膜下浸润性肿瘤中,结缔组织增生也不错是微细的。肿瘤细胞浸润辅导的促结缔组织增生反馈常不显著,这与胃黏膜下异位腺或十二指肠布氏腺一样,可为揭示GA-FG黏膜下侵袭的机制提供痕迹。

图片

↑胃底腺型腺癌(图片引自临床病分解诊与辨别会诊消化谈疾病,李增山主编。)

免疫组化抒发

MUC5AC、MUC6、CD10、PG-I、RUNX 3、PDFRA-α和H+/K+-ATP酶

主细胞(PG-1、RUNX3)和壁细胞(H+/K+-ATP酶和PDFRA-α)分化的记号物最有匡助

GA-FG 较为典型的免疫组化记号是PG-I和MUC6染色呈强阳性(主细胞为主);

Syn、CD56可不同进程抒发,CgA一般阴性

一般无P53过抒发

Ki67<5%/20%

肿瘤特异性卵白70(tumor specific protein 70,SP70)在GA-FG中的抒发权贵下调或澈底缺失

β-catenin核阳性(约30%GA-FG中)

分子检测

可检测到CTNNB1、AXIN、APC、GNAS、PPP2R1A突变,并领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β-catenin过度积攒和核周折可能在其致癌经过中起作用;ERK1/2 MAPK通路激活被合计在肿瘤发生中起作用;

日本学者通过高通量 DNA测序发现 55.9%胃底腺黏膜谱系的胃上皮性肿瘤均存在肿瘤开动基因的突变,包括GNAS7(20.6%)、PIK3CA(5.9%)、KRAS(5.9%)和CDKN2A(2.9%);

相对传统胃腺癌,胃底腺型腺癌GNAS错义突变率较高,KRAS、TP53突变较出奇;

尚无EB病毒联系、微卫星不褂讪及HER-2突变的报谈;

辨别会诊

1.胃底腺息肉:

主要病理特色为深广胃底腺基础上见延长的囊性嗜酸性腺体,其与胃底腺型腺癌的共同点为主细胞、壁细胞为主,间质内炎性细胞少;但胃底腺息肉内两种细胞散布基本深广,非浸润性滋长,只出现个别囊性延长腺体;胃底腺型腺癌结构愈加异型,多以主细胞为主型,一般浸润至黏膜基层。

是最常见的胃息肉病变,胃底腺息肉可分为散漫性或眷属性腺瘤息肉病。

眷属性腺瘤息肉病可伴有初级别瘤变以至癌变,此时易误诊为GA-FG。胃底腺息肉格外增生倾向于累及小凹上皮,而不是胃底腺。大的胃底腺息肉很少会因局部创伤或扭转发生缺血,从而导致病变内出血、反馈性上皮非典型性增生和腺体囊性延长伴上皮衰败,而这些经常在肿瘤坏死频繁见。

2.深在性囊性胃炎:深在性囊性胃炎(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GCP)是指胃黏膜内的腺体向黏膜肌层以下滋长并延长成囊的一种病变,腺体无异型性,周围可有深广外不雅的固有层,或伴幽门腺化生,间质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伴不典型时多累及名义上皮。

3.胃腺瘤:胃腺瘤包括幽门腺腺瘤(PGA)和其他高分化的胃腺瘤。幽门腺腺瘤是一种生僻胃型分化腺瘤,被覆单层立方至低柱状上皮细胞,胞质淡染至嗜酸性,且MUC6、PG-I染色也可能呈现阳性,与GA-FG很难辨别,经常需要归拢内镜、病理等仔细辨别。

4.神经内分泌肿瘤:GA-FG的内镜及组织学特征与神经内分泌肿瘤一样,两种肿瘤均由小而圆的肿瘤细胞构成,发源于深层,旧例的HE染色对两种肿瘤的辨别有一定禁锢。但两者也有一定区别,神经内分泌肿瘤呈黄色,肿瘤名义血管珍稀,呈实性外不雅,而GA-FG呈黏膜下肿瘤样杰出,呈白色,肿瘤名义血管延长或有分支血管,外不雅优柔。

Ueyama等建议这两种肿瘤不错通过使用Cg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加以辞别,神经内分泌肿瘤CgA常呈阳性。此外,免疫组化记号PG-I、MUC6阳性是GA-FG的较特异性表现。

5.胃底腺黏膜型胃癌(GA-FGM),GA-FGM既不错向胃小凹上皮和颈黏液细胞或幽门腺样黏液细胞分化,也不错向胃底腺的主细胞和壁细胞分化,其浅上层抒发MUC5AC及MUC6,名义被覆肿瘤性小凹上皮,浸润区域抒发胃卵白酶原1、H+/K+-ATP酶、MUC5AC及MUC6。

现在国表里大多为个案报谈,Ueyama等转头25例GA-FGM,23例位于胃中上1/3部分,0~Ⅱc或0~Ⅱb型略多,直径约2.1 cm,周围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与GAFG相比,GA-FGM多见于0~Ⅱc或0~Ⅱb型,肿瘤直径更大,浸润黏膜基层更深,更易出现脉管侵扰。

6.牵手癌:

多见于胃中段1/3,发病年岁较轻,大体多表现为凹下型,最大特色是腺体结构格外权贵,细胞异型相等小;

低倍镜下表现为上皮增殖带不端正的腺体交融、腺体不端正分支、腺体囊性延长;

腺管密度低,腺体空洞不端正,被态状为'WHYX'字母形态,不端正交融的腺体是垂危的痕迹;

以峡部、颈部水平为中心发展,与名义上皮相连续,名义上皮可有训练表象,肿瘤的边界难以细目;

细胞异型不显著,细胞核位于细胞底部,胞质嗜酸性,囊性延长的腺体被覆上皮不错立方或扁平;偶然可见印戒细胞;

间质中炎性布景较重,周围常伴有萎缩或肠上皮化生。

休养与预后

休养格局:

GA-FG体积小,呈低度恶性,大多半GA-FG局限于黏膜或黏膜基层浅层,适合内镜下手术休养的恰当证,因此现在大多半GA-FG给与内镜下休养。

对于浸润较深或有淋相投周折的病变,应行扩大胃切除术加淋相投清扫。

凭证2010年版日本胃癌休养指南,对于黏膜下浸润深度卓绝500μm处的病变,仅内镜下切除是不适合调节模范的,酌量到GA-FG黏膜下浸润发生率高,Kato等建议了腹腔镜和内镜聚集休养的无泄露技巧,该技巧易于切除位于胃上1/3的肿瘤,同期还不错驻守肿瘤细胞泄露在腹膜腔中。

预后:

GA-FG很少出现淋巴和血管浸润,预后相对较好,随访病例无复发周折。

本站仅提供存储劳动,总共现实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现实,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