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你的位置:日常随笔集 > 新闻 > 尿毒症,慢性肾炎---调整规章---徐书5案
尿毒症,慢性肾炎---调整规章---徐书5案

发布日期:2024-11-05 08:23    点击次数:186

尿毒症,慢性肾炎---调整规章---徐书5案

23岁首,33岁的患者肌酐590的化验单,面部黢黑,双目无神,慢性肾炎2年余,因家里要求差,莫得正规调整,又时常喝酒,最近因伤风之后,一会儿出来恶心吐逆,一口饭也吃不下了,连忙去病院搜检,医陌生远赶紧透析。

        外用方:

      生大黄15g、白花蛇舌草30g、玄明粉10g、半边莲30g、丹参30g。用法:上药加水煎至500m1时,入玄明粉,加大黄过滤以药液200m1保留灌肠,1日1次。

过了约莫两周快放工时,

说说念:“谢谢您,谢谢您,徐医师,他用了您对肾功能不全的灌肠方,他的症状仍是好转了,咱们思以后用中药跟您链接调整”

【医案赏析】

     徐师说: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尿毒症期,由于肌酐特续升高,浊阴上干,出现频繁吐逆,症情危笃,服药艰巨,禁受中药保留灌肠,不错代替西医透析法,这是中医一个有用的法度,也不错说是给药肠说念透析法”,对肾功能艰难者伴吐逆、厌食、乏力、高血压以及属目与出血,有较着作用,并可镌汰血中肌酐,还可镌汰血钾,削弱肾周围水肿,以肾血流量,成心于肾功能还原,促使症情好转,但愿此方能匡助更多的东说念主。

01患者初诊

张某  68岁 男 2018年5月31日初诊

尿毒症、双肾萎缩,肌酐325 尿素氮26.53

四诊纲目:面色黢黑,腰痛,无腹胀,口不干、大便3日一滑,舌胖大苔白,脉弦紧。

处方:大黄10 附子10 益母草30 芒硝5 黄芪50 丹参20 土茯苓60 六月雪15 落得打30

图片

▲   患者舌苔

图片

02

患者复诊

6月30日复诊

药后较着好转,肌酐降至252,大便2-3日一次,口不干,舌苔薄腻,脉细弦。

处方:上方将芒硝增至10g,加熟地50g

图片

03

患者三诊

8月03 三诊

肌酐降至260,口不干,大便2日一滑,舌淡苔白,脉较前好转。

 

处方:效不更方,熟地增至100g

图片

04

患者四诊

9月13 四诊

药后获取佳效,搜检收尾6月降至252,7月260,9月216。时有口干,大便偏稀。

继以上方,加黄柏10,侧柏叶10

图片

图片

。1、太阴少阴合病

·    临床确以为:畏寒恶风、伯仲不温、致使当作厥冷、或腰部冷困、神倦怠力、面色暗滞、舌淡嫰苔白、脉千里微。

·    调整:以真武汤、附子汤加味。

2、少阴厥阴合病

·    临床确以为:五心烦热、失眠、头晕、口干、耳鸣、腰部酸痛、舌质偏红、脉左关弱或两尺弱。

·    调整:以引火汤加味。

3、太少两感证

·    临床确以为:发烧、咳嗽、腰酸乏力、下肢水肿、舌淡胖有齿印、脉千里弱。

·    调整: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    调整原则:应罢黜祛邪务净的原则。

4、少阴少阳合病

·    临床确以为:口干、口苦、腰酸乏力、腹胀、下肢水肿、舌质偏红苔白腻、脉细弦。

·    调整:以柴胡四逆汤加味

5、太阴阳明合病

·    调整原则:以半夏泻心汤合连苏饮、香砂六正人汤。

·    保重中焦脾胃还原脾胃之枢一样不错降肌酐。

泄浊排毒法 

  祛邪法分为三类,汗法、下法、填精化气法。 

一、 汗法

·    慢性肾衰,尿排不出来相对皮肤毒性加多,此时可酌量汗法。然则把抓的原则是见浮肿伴有尿少者可用此法,以麻黄汤或越婢加术汤,来开太阳,关于实证可取效一时。关于尿毒症晚期以正虚为主的以上二方不成胜任,当酌量温托宣透法,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病邪壅结于内可用下法,下法有温下、寒下之别。

1、温下法

·    大黄附子细辛汤与温脾汤

·    温脾汤是温补联结的,大黄附子汤是温散联结的。比拟来讲,大黄附子汤是一种寒实积滞,亦然里寒积滞实证。温脾汤是虚实混杂证,这是两方面的一种治法的代表

2、寒下法

·      常用已椒苈黄丸,桃核承气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二、下法即是通利二便之法,是调整尿毒症应急之法,用之稳妥,可扭转乾坤,而大黄附子细辛汤是泄浊排毒最佳的方剂。

     其中大黄能通便泄浊,排泄毒素,活血化瘀蜕变肾内微轮回,附子饱读吹肾气,细辛拨动肾气,大黄配附子泄浊而不伤阳,助阳而不碍邪,此法不错暂用,而不可久用,一朝浊阴蠲除,即转扶正固本,时常顾护阳气,是调整疑难病一大诀要。另外白茅根、泽泻、车前草,旱连草、益母草、马鞭草、通草齐不错随症选用。其中有两味中药比较报复即崩大碗与六月雪。

三、填精化气法

·      肾病日久,气血阴阳俱衰,五脏功能俱虚,在调整中要时常顾护浩气,求得一份真阳,可得一份真阴。补肾法不同于一般的肾气丸,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所居,肾虚有肾阳虚,肾阴虚,还有肾气虚,肾精亏虚四个方面。肾阴虚以六味地黄丸。肾阳虚以金匮肾气丸。肾气虚以三参汤。而肾精虚以引火汤和五子衍宗丸加味,填精化气。气化开,清阳升,浊阴降。

   峻补阴阳

一、阴损阳伤是尿毒症的病理基础,稀奇是尿毒症晚期,肾阴耗竭,肾阳衰微,峻补阴阳可获良效。

二、温阳健脾

       慢性肾炎发展到尿毒症,肾阳不开,脾阳悔过,是以温补脾阳是调整尿毒症的报复尺度之一。

  三、补养气血

      尿毒症阶段,肾性贫血特地严重,主要由于浩繁卵白丢失,气阴蚀本,贫血貌患者经常乏力较着,肾精蚀本,无不导致肾气虚损,是以在调整中既要补气又要补血,当归补血汤瑕瑜常好的选择。

      当归字据患者的大便情况来决定用量,要是大便干,当归用30g,大便稀当归一般5-10g.黄芪在肾病调整中也瑕瑜常要害的一味君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防已黄芪汤。在慢性肾病期,黄芪尤其报复,卵白浩繁丢失,气虚比较较着,不错重用黄芪100g,可升中气,补大气,一般情况黄芪30-60g即可。

  四、泄浊解毒

     浩繁的毒素潴留时引起尿毒症的径直原因,排出毒素是调整尿毒症的报复尺度。

 五、活血化瘀

    尿毒症晚期浩繁的毒素潴留会导致气血瘀滞,血水气同病。

  专病专药及讹诈尺度

 土茯苓

      土茯苓气息甘、淡、平、无毒,《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调整风湿性要害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是解毒利湿之要药。能清血中之热毒。一般用来调整梅毒,淋浊,火毒痈疖及汞中毒之肢拘挛。土茯苓由于能利湿清热,解血中之毒,故在尿毒症当中可浩繁使用,常用剂量为60-240g为宜。

      90年代作陪朱良春老抄方学习,朱老善用土茯苓调整湿浊上犯引起的头痛,成果很佳。朱老字据我方多年的临床训导,以大剂量土茯苓用于多样头痛,其中尤对长久不愈之坚贞性头痛,每多获奇效,但临床上还需字据辩证收尾,合作相应的药物。

  另外,朱老以为,土茯苓还有扼制脑肿瘤的作用,重用土茯苓不错熄头风,与首乌相伍,对肿瘤有淹没作用,二药均有调整痈肿瘰疬疮疡作用。余字据多年临床施行,归来出以土茯苓为主调整脑肿瘤的专方。土茯苓,蝉蜕,胆星,当归,半夏,首乌,全蝎,磁石,川芎,橘皮,生石决明,钩藤,天麻,菊花水煎服。

    石决明,菊花,钩藤以平肝熄风;全蝎,蜈蚣以搜风止痉;半夏,胆星以化痰散结;当归,桃仁以活血开瘀。

防  己

     防己:辛平无毒,《本草纲目》:“东桓老东说念主曰:按本草十剂之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夫防己之大苦寒,能泻血中干冷,通其滞塞,亦能行大肠,通小肠,泄阴泄阳之药,……至于十二经有湿,摆布欠亨,及下注脚气,暨膀胱积热非此药不可,真行经之仙药无可代之者。”《肘后方》记录可解雄黄毒。

崩大碗

    崩大碗: 其性凉,味甘、辛,入肝、脾、肾经,具清热解毒、活血、利尿的功效。《广东中药》载“消暑热,去干冷。”可用于调整麻疹、肝炎、伤风或中暑的高热,鼻衄,胸肋膜炎,胃肠炎,齿龈炎,喉炎,洗敷疔痈肿毒,湿疹皮炎,婴儿红臀等

六月雪

六月雪:  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此药既能祛风解表又能清热利湿,还能活血。是调整慢性肾衰的一味良药。

附  子

    附子:  辛甘,热,有毒。可温阳通行十二经,其性可升可降。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调整中,由于干冷久稽,以致气阴及营血耗竭,气损虽可及阳,但阳虚处于附属地位,字据“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化生无限”的规章,两种配伍尺度,一种是附子配伍熟地;另一种附子配伍生地,附子的剂量一般是5-10g为宜。

经典病案 

  顾某、男、63岁

1、2016-9-25初诊。

  患者患慢性肾炎20余年,也曾在南京军区总病院入院调整,病情一度好转,本年一月因为伤风后出现发烧、腰酸、头痛等症状青年化搜检:尿素氮16.5 mmol/L,肌酐328 mmol/L,遂去北京301病院调整,未见较着好转,近二十天来出现尿少、下肢水肿伴恶心欲吐,乏力,口干,口苦、腰酸怕冷, 大便平方,舌胖大,苔白腻,脉千里细弦滑。

辨证:少阴少阳合病。

调整:真武汤合小柴胡汤合大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合苏叶黄连汤加味。

药方:附子15白术30茯苓60白芍15大黄15细辛5黄连3苏叶10蝉衣10丹参20菝契15六月雪15土茯苓60泽泻15柴胡10黄芩9半夏12豆衣30白茅根30甘草3; 15副

2、二诊:下肢水肿好转,无恶心吐逆,舌苔减退,继用原方去柴胡黄芩半夏加以平稳。

 药方: 附子15白术30茯苓60白芍15大黄15细辛5黄连3苏叶10蝉衣10丹参20菝契15六月雪15土茯苓60泽泻15豆衣30白茅根30甘草3;15副

3、三诊:诸证好转,下肢水肿消失,生化搜检:肌酐降至212 mmol/L,尿素氮14.5 mmol/L 上方加当归10黄芪50

4、四诊:近日因外感出现咳嗽、口干、头痛、乏力、腰酸、舌淡苔白、脉浮弦滑。

·    生化搜检:肌酐升至425,尿素氮20.8

   辨证:少阳太阳合病

   调整:小柴胡汤加味。

   药方:柴胡10黄芩9半夏12太子参10蒲公英20苏叶30蚤休15白茅根30金银花30连翘15干姜5细辛5五味子10枇杷叶15    15副

5、五诊:患者仍偶咳、口干、无头痛、乏力、腰酸,仍以原方平稳调整。

6、六诊:患者腰酸乏力、其他无不适,舌淡苔白、脉千里细两尺弱。

 辨证:少阴病

 药方:熟地30山药30山萸肉20丹皮10茯苓10泽泻10崩大碗30六月雪30车前草30夏枯草30蒲公英30丹参20黄芪50当归10地龙15 15副

  以此方加减平稳于今。生化搜检:肌酐125 mmol/L,尿素氮12.8 mmol/L

病案分析

   一诊因为患者下肢水肿伴怕冷,口干口苦、舌淡胖故选用真武汤合小柴胡汤打底,温肾阳,蒸腾气化水液,大黄附子细辛汤温下兼施,是彻上彻下,温通寒积,是温下法的典范。

    苏叶黄连汤出自薛生白《干冷病篇》的连苏饮,是调整干冷吐逆之圣药,能降浊排毒。。干冷证,吐逆不啻,用黄连0.9-1.2克,苏叶0.6-0.9克两味煎汤,呷下即止。黄连不但苦寒治干冷,且能降胃火之上冲。苏叶味甘辛而气芳醇,通降顺气化浊独擅其长,然性温散,与黄连配伍有辛开苦降之功。胃气以降为顺,干冷蕴阻于胃,而致胃气上逆,故呕日夜不啻。

   《内经》病机十九条谓:“诸逆冲上齐属于火,”故用黄连,苏叶清热化湿,降逆上之火。此方药简,量轻不足钱,但止呕之力强。对吐逆不啻的患者,以此方之少许頻服。

【慢性肾炎10余年】者陶某,本日复诊答应奉告徐师:“这次搜检,肌酐又降了,谢谢你徐教育”。

患者患慢性肾炎10余年,时轻时重,曾联结吃中药3年,未能收尾。近两年来,一会儿出现肌酐连接性升高,求治于诸多中医,无较着疗效。经别东说念主先容,来无锡求治。患者初诊时面色暗滞,肌酐高达312.5umol/L,且居高不下。经师傅全心诊治,一降再降,这次复查,肌酐降至259.9umol/L, 成果喜东说念主,余特将患者调整情况记录。

医案信息

患者信息:陶某 女

初诊 2018年10月28日

B超清晰:双肾萎缩,肌酐312.5umol/L。(附搜检单)

当前:面色暗滞,乏力,眠可,口不干,大便2日一滑。

四诊纲目:舌胖大苔薄,脉两尺弱。

医嘱:御寒,幸免受风寒。

图片

▲ 患者第一次搜检确认

徐师赐与真武汤合肾四味加味

附子 白芍 白术 茯苓 菟丝子 枸杞子 巴戟天 仙灵脾 党参 夏枯草 蒲公英 丹参 崩大碗 六月雪 当归 熟地。

以上方加减调整一月余,肌酐降至264.4umol/L。后又因感染风寒肌酐升至277.4umol/L,徐师先后以小柴胡汤加味调整。(附两次搜检单)

图片

▲ 患者第二次搜检确认

图片

复诊 2019年4月1日

肌酐降至259.9umol/L,诸症齐好转,余无不适,口不干,大便一日2次。(附搜检单)

四诊:舌胖大苔薄白,脉千里弱。

徐师赐与金匮肾气丸加味平稳调整。

图片

黄某 女 44岁,18年10月31日初诊

西医会诊:尿毒症,慢性肾病,左肾囊肿伴囊壁结石,右耳耳鸣

CT清晰: 左肾9.3×4.6×3.8 右肾9.4×4.8×3.8, 肌酐389当前:眠差,口不干,胃不胀,腰酸,便秘,痔疮痛楚,舌苔黄腻,脉浮细弦。

处方:柴胡 黄芩 升麻 土茯苓 六月雪 崩大碗 黄芪 丹参 白蔻仁 蝉衣 白茅根 黄柏 杜仲 侧柏叶 当归 绿豆 益母草。。

2018年11月14日 复诊当前:贫血,腿胀,月事色黑,痔疮痛楚好转,便秘,口不干,舌苔黄腻,脉千里细。

继以原方。

2018年11月27日 复诊

医嘱不成伤风,贫血,饭后易呕,口不干,舌淡苔白腻 ,脉千里细。

处方:附子30 白术60 白芍20 茯苓50 黄连3 苏叶30 土茯苓100 萆薢15 六月雪15 丹参20 穿山甲10

2018年12月25日  复诊

主诉:口干,舌苔黄腻,大便可,肌酐256

继以原方平稳调整

2019年1月9日 复诊

近日复查,肌酐降至222,腿酸,舌胖大边齿痕,大便1-3次/天,脉弦细紧

继以原方平稳调整

医案信息

黄某 女 44岁。

CT清晰:左肾9.3×4.6×3.8,右肾9.4×4.8×3.8,肌酐389。

西医会诊:尿毒症,慢性肾病,左肾囊肿伴囊壁结石,右耳耳鸣。

图片

初诊

刻诊:眠差,口不干,胃不胀,腰酸,便秘,痔疮痛楚。

四诊纲目:舌苔黄腻,脉浮细弦。

处方:柴胡 黄芩 升麻 土茯苓 六月雪 崩大碗 黄芪 丹参 白蔻仁 蝉衣 白茅根 黄柏 杜仲 侧柏叶 当归 绿豆 益母草。

二诊

刻诊:贫血,腿胀,月事色黑,痔疮痛楚好转,便秘,口不干。

四诊纲目:舌苔黄腻,脉千里细。

处方:继以原方。

三诊

刻诊:贫血,饭后易呕,口不干。

四诊纲目:舌淡苔白腻 ,脉千里细。

医嘱:不成伤风。

处方:附子 白术 白芍 茯苓 黄连 苏叶 土茯苓 萆薢 六月雪 丹参 穿山甲。

四诊

刻诊:口干,大便可,复查肌酐降至256。

四诊纲目:舌苔黄腻。

处方:继以原方平稳调整。

图片

五诊

刻诊:近日复查,肌酐降至222,腿酸,大便1-3次/天。

四诊纲目:舌胖大边齿痕,脉弦细紧。

处方:继以原方平稳调整。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做事,扫数实质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实质,请点击举报。